北方工业大学关于做好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4-12-26 浏览量:259 二维码

 

校发〔2009〕16号

 

 

 

北方工业大学

关于做好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09〕16号)精神,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年北京地区高等学校科研单位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京教学20092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京人发20096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就做好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积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毕业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毕业生本人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实施首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

要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毕业生就业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各学院、各部门要增强稳定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加强人员配备和条件保障,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实行就业工作学院目标责任制,院长是本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导师是本班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辅导员、毕业班导师和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毕业生择业的参谋,满腔热情、周到细致地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二、落实“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

学校内部要进一步完善由校领导挂帅、主管部门统筹、职能部门配合、学院负责、辅导员、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和专业课教师参与的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多层次的高效优质服务,在校内营造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环境,把党和政府对大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这是巩固一次就业率、提高就业工作质量的良好保障。

毕业生所在学院和班导师要以“一对一”的指导为依托,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掌握每一位毕业生的择业动态,跟踪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引导每一位毕业生根据自身情况寻找自己的就业出路,推荐每一位毕业生落实不同层次的就业单位。

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各学院要关心在国外姊妹学校参加“2+X”项目学习的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就业意向,对于申请了毕业资格但又不能按学校规定时间回国办理相关手续或者无法按期毕业的同学,要给予特别的关注,不能留下就业工作的死角。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到底的态度,及时通知家长来校办理其就业派遣(户档递转)手续。

三、实行就业率周报制度,努力实现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

2009年我校硕士毕业研究生364人、二学位生40人、本科生(秋季)2096人、高职生1人,共计毕业生2501人。2009年全国以及北京地区毕业生数量分别达到610万人和21万人,与往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如何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京外、理性就业,将是我们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9年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水平,在巩固、保持以往就业地区和行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家乡就业和自主创业。就业工作目标是:2009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努力保持在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平均一次就业率水平之上,保持毕业生签约人数的比例相对稳定,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质量。

学校于2009年3月至6月期间实行就业率周报制。各学院、各专业的一次就业率以北京市教委审核通过的最终数据为准,同时将毕业生的就业率、签约率、考研率等作为学院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实践特色,提升毕业生综合竞争力

在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外语等级证书已成为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和就业竞争中的基本条件,毕业生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身的实践经历己成为用人单位选择大学毕业生的重要条件。各专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毕业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外语四级累计通过率。

同时,发扬我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育人特色,注重实践性环节,着力加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育,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切实加强实习、实践与实训教学,拓展实习见习基地,将教学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妥善安排和管理好毕业生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毕业生的就业、企业考核录用环节紧密结合,为毕业生择业开拓更加畅通的渠道。

五、加强思想教育,积极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导师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诚信意识。要帮助毕业生把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和内涵,挖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的人生理想;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帮助毕业生明白大学毕业了不等于自己是人才,要成为人才,就要能够就业和创业,并且有能力创造出多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这才是真正的人才观;要帮助毕业生合理的实现自我定位,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观。

要进一步加强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完善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分阶段和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形势与政策、劳动法规、择业心理与技巧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并同时做好日常指导与咨询。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参加相应的学习、培训与实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努力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学生工作办公室和各学院,一方面要力争尽量多地提供给毕业生有效的需求信息,让毕业生能够比较宽松的选择职业;另一方面更要大力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切实解决“有业不就”的问题。

六、积极开拓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需求信息的数量和快捷传递尤为重要。这是巩固一次就业率、提高就业工作质量的首要条件。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主动联系用人单位,深入各行各业拓展市场;加强与中央部委、省市主管部门、人才机构、行业协会等部门和机构的联系与互动,建立人才招聘的紧密合作关系;组织好校内各类招聘会,热情周到地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各学院要根据自身特点,按行业、专业类型自行组织招聘会,同时有选择地参加各类地区性、行业性的招聘双选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网络招聘活动,以进一步拓宽毕业生求职渠道,节约学生求职成本;充分发挥职能部门、院系领导、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调动各类社会资源,积极为学生寻找就业岗位。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学院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形成信息共享、政策发布、指导咨询等功能比较齐全的就业网络,使其成为沟通供需信息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利用就业信息网、短信平台、公告栏等信息发布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快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各学院、毕业生班导师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需求信息,及时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跟踪需求信息的使用情况。此外,要特别关注毕业离校后有就业愿望而未就业的毕业生,根据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及时提供毕业的服务,引导他们按照国家政策及快实现就业。

七、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积极鼓励并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到家乡就业

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基层是毕业生成长成才的主战场,也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空间。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各级团组织要精心组织、大力宣传、积极推荐毕业生参加共青团中央的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北京市的服务北京基层项目;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北京市社区工作者、中小学教师、“村官”的选聘;对响应国家号召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建功立业的毕业生,要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对他们就业后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落实好相关鼓励政策。学校将继续对到西部地区就业、到北京农村基层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毕业生进行表彰。

此外,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优势,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创业见习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政策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推进青年创业工作。支持有创业能力、创业意愿的毕业生创办企业,指导他们按照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做好登记注册工作。

八、强化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及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全校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人员与毕业班导师更要负起重大责任,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尤其是“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及就业困难毕业生,做好国家各类扶助政策的宣传,引导他们使用好这些帮扶措施;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情况要做到“数字清,情况明”,对他们进行重点推荐、全程跟踪,通过恳谈会、建立专项档案、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等方式方法,带着深厚的感情、周到细致的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专项基金,对求职过程中经济负担较大的特贫困生进行资助,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求职与就业。

九、关注毕业生心理动态,加强就业安全教育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关注毕业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做好毕业生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辅导员、毕业班导师要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通过谈话、心理辅导、职业分析、岗位推荐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化解因就业压力带来的压抑、紧张和焦虑,从而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

要高度重视就业安全工作,做好招聘会安全、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等工作,及时排查并消除就业安全隐患,确保就业安全和校园稳定。相关部门、各学院要开展对毕业生的法律教育、就业安全教育,提高毕业生安全防范与鉴别是非能力,避免在择业过程中上当受骗甚至危及人身安全。要精心组织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等活动,加强毕业生日常管理和文明离校教育,使全体毕业生顺利走上社会。

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长远发展。全校各部门要积极行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实现我校毕业生积极的、充分的、合理的就业,为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而努力。

 



附件:北方工业大学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

 

 

 



                    
北方工业大学

                      2009年4月21日

 

 

 

主题词:2009年  毕业生  就业  意见                        

北方工业大学                            2009年4月21日印发

共印190份

 

 

 

 



附件:

北方工业大学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

 

一、国家统招统分的毕业生仍采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办法落实就业单位。(本细则中所提到的“毕业生”,如无特殊说明均指统招统分的硕士、本专科毕业生)。

1、毕业生落实工作,需要按照程序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学校上报就业方案、派遣毕业生的依据;考取研究生、二学位的毕业生,须填写“升学户口、档案迁移确认表”并提交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毕业前办理出国手续的毕业生,须填写“出国(出境)留学不参加就业申请表”。

2、在毕业生毕业离校前,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均需填写“毕业生选择去向表”。

(1)北京生源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到户籍所在区县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的手续,档案等关系随同转至相应区县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由生源区县人事局继续推荐就业。

(2)京外生源毕业生,档案及户口等关系转至生源省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教委或人事局),学生回生源省区参加二次分配。

各省区均制定了针对本省生源未就业毕业生的帮扶政策,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推荐服务。毕业生要主动了解相关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尽快实现就业。

(3)符合延长择业期的条件是:户口档案关系暂存学校确实有利于继续就业的,在与学校签订有关协议后,可将户口档案关系暂存学校至当年的12月31日,逾期未办理相关手续的学生户口档案等关系转回生源省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教委或人事局)参加二次分配或转至京外就业单位。延长择业期的条件是:

①毕业时能够取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国家英语四级425分以上(小语种参照此标准执行)。

②已经找到北京地区或生源省区以外的接收单位,同时提供用人单位接收及进京手续正在审批过程中的书面说明文件(不含未能解决户口而在京内及京外打工以及准备升学和出国者)。

各学院要积极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及时地落实就业单位,讲清楚户口、档案存放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不提倡未落实单位的京外生源毕业生将户口档案关系暂存学校,对有弃档意愿学生要讲清利害关系。

3、申请不就业的北京生源毕业生,按照《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及退学学生转为城镇失业人员的档案转移问题的通知》(京劳就发1998129号)的有关规定,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批并签订有关协议等手续后,在毕业时将其人事档案移交其户籍所在地区县相关部门。

二、定向、委培、协培等性质的毕业生,应严格按原合同就业。对因用人单位原因确实无法回原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可以在生源省区内办理改派:原定向工作单位提出解除定向、委培、协培关系的书面证明,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并报上级机关批准,方可办理解除委培,定向、协培等手续,派遣到新的工作单位。

三、毕业后拟继续考研或出国的毕业生,应该先办理回省参加二次分配手续,凭报到证回生源省区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四、毕业生不得利用学习时间擅自到用人单位实习和工作,到用人单位实习而与教学有冲突的,须经本人提出申请,经任课教师同意并确认不会影响其最后毕业,经学院批准后,方可前去参加,否则按旷课论处,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后果由本人负责。

五、继续执行京外生源统招毕业生择优在京就业政策,采用条件控制与比例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称号、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和列入优秀毕业生候选人的毕业生在一定期间内优先在京就业;优先期后按递交学校协议书的先后次序签署在京就业协议书;择优在京就业比例由各学院按照择优原则和先后次序原则控制,学校在五月份根据各学院使用情况进行微调。

北京市将按照总量控制、专业对口、择优引进的原则,在总体引进控制数与需缺专业范围内,适量引进接收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

六、为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重点保证单位、有色行业、基层单位、家乡就业,学校对上述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全力满足。提倡和鼓励西部地区生源的毕业生回生源省区建功立业。对于支援西部的毕业生,颁发“支援西部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对于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服务期满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就业手续。

七、毕业生落实单位,必须签订学校发放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学校不承担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方签订的其他附加的协议义务,学校将严格按照签订的协议书执行就业方案。毕业生只能签订一份就业协议书,不得重复签订就业协议书。

为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切身权益,规范双方的诚信行为,学校对毕业生违约的要从严控制。对手续不全、责任不清或由学生单方面提出要求并擅自违约的,学校不予受理。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或违约的,需由违约方提出书面申请,明确原因,并且填写“北方工业大学大学毕业生解除三方就业协议书登记表”,经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核实、讨论并由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2009年5月15日以后违约的,不得在京择业。2009年5月22日以后,学校不再受理违约事宜。

八、毕业生就业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在离校期间,确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无法接收毕业生,需要改变就业单位的,需本人提出申请,填写北方工业大学毕业生改派登记表,提交原单位同意改派的相关材料后,由学校向北京市教委申请并办理改派手续;毕业生改派后的档案迁转由本人负责,学校不负责解决档案迁转问题。

改变就业单位要严格控制流向(例如:只能由东部地区的单位改派到非东部地区、由大中城市改派到中小城市,京外生源毕业生改派只能到京外地区);改变就业单位须在派遣后一年内进行;超过一年的,按在职人员调动工作手续办理,学校不再受理改派事宜。

九、毕业硕士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要做好、做细硕士研究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1、申请自费出国未能成行及考博未被录取的毕业研究生,如果在上报就业方案后要求就业,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落实接收单位的,学校上报就业调整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可继续就业,按照有关就业政策办理派遣手续;超过9月30日的回生源省区就业;中途退学的研究生回生源省区就业。

2、考取博士的毕业研究生,在上报就业方案后不再攻读的,回生源地就业。

3、毕业研究生就业方案上报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对因特殊原因需跨省调整的毕业研究生,由学校上报北京市,并经教育部审批后执行调整方案。

4、委培、定向、协培的毕业硕士研究生严格按照原委培(定向、协培)单位就业。

5、被聘用为参与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硕士研究生,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聘用期内因毕业生个人原因提出推出的,其就业去向要符合国家就业政策导向。

十、第二学士学位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与本科生就业政策相同,对统招应届二学位毕业生(统招应届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入我校二学位,且户口档案关系均在我校),学校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并负责办理就业派遣手续;对其它二学位毕业生,学校不负责办理就业派遣手续。

十一、毕业生有执行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服务的义务。在就业过程中要履行协议、信守诺言、遵守法律、讲究道德。

十二、本实施细则由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实施细则未尽事宜或与上级文件不一致的条款,以上级文件为准。

本细则己于2009年4月10日经校务会研究同意下发执行。